您的位置: 首页 > 常识 >

泾阳县地图位置(陕西省泾阳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2-03 10:11:08    

泾阳地处关中平原中部,泾河下游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所在地。东与三原、高陵区交界,南与咸阳市渭城区接壤,西隔泾河与礼泉县相望,北依北仲山、嵯峨山与淳化、三原县毗邻。县境地势平坦,土壤肥沃,自然条件优越,“黑、白、红、绿”特色产业鲜明,是中国茯茶之源、全国重点产茶县、全国牛奶生产强县、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、全省奶山羊基地县和葡萄基地县,素有“关中白菜心”之美誉。

历史沿革

夏、商(约前21世纪—前11世纪),本县属雍州。
西周(约前11世纪—前771),属畿内。
东周(前770—前256),前770—前750年,为犬戎占据;前750—前646年属东周地;前646—前256年属秦国,其中前424—前415年为秦国国都。
战国(前475—前221),晚期秦置泾阳县。今县域西北部为云阳县辖地,东南部为弋阳县辖地。
秦(前221—前206),前221年,秦并六国,行郡县制,京都咸阳所在地关中不称郡,沿用周朝掌管京师的官名——内史为名,今县域泾阳、云阳、弋阳县属内史辖。前207年,项羽三分关中为雍(都废丘,在今兴平)、塞(都栎阳,在今西安市阎良区)、翟(都高奴,在今延安),史称“三秦”。泾阳县地属塞。
西汉(前206—8),高祖二年(前205)灭塞,设立河上郡,九年(前198),复设内史,今县域泾阳、云阳、弋阳县分属河上郡、内史辖。惠帝四年(前191)改泾阳为池阳县,景帝二年(前155)内史分为左、右内史,四年(前153)改弋阳为阳陵县,池阳、云阳、阳陵县属左内史辖。元封五年(前106),加强中央集权,划分全国为14个行政监察区域,在京畿范围的称为司隶校尉部。太初元年(前104),左、右内史分为京兆尹、左冯翊、右扶风,史称“三辅”,池阳、云阳、阳陵县属司隶校尉部左冯翊辖。
新莽(9—23)撤销司隶校尉部,天凤元年(14)分三辅为六尉郡,二年(15)改阳陵为渭阳县,池阳、渭阳、云阳县属烈尉郡。
东汉(25—220),沿袭西汉地方行政制度,渭阳复名阳陵县。今县域属司隶校尉部左冯翊池阳、云阳县和京兆尹阳陵县。
三国(220—265),曹魏划分全国为12个州,池阳县(今县域东南部阳陵县辖地及西北部云阳县辖地并入池阳县)属曹魏雍州冯翊郡。


晋及十六国(266—420),266年,今县域属西晋雍州扶风国池阳县;316年起,属前赵雍州扶风郡池阳县;后赵因之;352年,析池阳复置泾阳县(辖区为今县域东南部和咸阳市渭城区东部),属前秦司隶校尉部咸阳郡池阳、泾阳县,后秦因之;419年起,属西夏南台。
南北朝(420—589),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,并泾阳入石安县,属雍州咸阳郡(治所在今县城)池阳、石安县;太和十一年(487),分池阳县北部置云阳县,今县域北部属雍州北地郡云阳县辖,东南部属石安县辖,余境属池阳县辖;景明二年(501)分石安县复设泾阳县,辖区为今县域东部,西部属池阳县辖,北部属云阳县辖。西魏因之。北周建德三年(574),并池阳县入泾阳县,今县域北部属宜州云阳郡(治所在今口镇长街村)云阳县辖,南部属雍州咸阳郡泾阳县辖。


隋(581—618),开皇三年(583),实行州、县二级地方行政制度,撤销咸阳郡及石安县,辖地并入泾阳,直属雍州。同年,撤销云阳郡,今县域北部属宜州云阳县辖。九年(589)泾阳县改名咸阳县,十一年(591)咸阳县迁治咸阳故城西1.5公里,今县域南部复设泾阳县。大业三年(607)改州为郡,将咸阳县废入泾阳,属京兆郡泾阳、云阳县。
唐(618—907),初依隋开皇旧制,罢郡为州,改京兆郡为雍州。武德元年(618),属雍州泾阳、云阳县。贞观元年(627),整治地方行政区划,划全国为十道,实行道、州、县三级行政制度,今县域南部属关内道雍州泾阳县辖;北部因云阳县易名而改为池阳县辖,八年(634)复为云阳县辖。天授二年(691)设鼎州(治所在今口镇长街村),云阳及今县城南部属鼎州辖。久视元年(700)鼎州废,复属雍州辖。开元元年(713),京都和皇帝幸临的州改设府(相当于州),雍州因之改为京兆府,属关内道京兆府泾阳、云阳县。二十一年(733),增设京畿道,属京畿道京兆府泾阳、云阳县。
五代(907—960),道一级建置逐步废除。后梁,今县域属大安府泾阳、云阳县;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,属京兆府泾阳县、耀州云阳县。
北宋、金(960—1234),初袭唐制,分全国为13道,属关西道京兆府泾阳县、耀州云阳县。至道三年(997)改道为路,路下设府、州、军,府、州、军之下设县,府、军非常制,故行政建置仍为路、州、县三级,今县域属陕西路京兆府泾阳县、耀州云阳县。熙宁五年(1072),置永兴军路,属永兴军路京兆府泾阳县、耀州云阳县。金皇统二年(1142)改永兴军路为京兆府路,属京兆府路京兆府泾阳、云阳县。
元(1206—1368),对行政区划进行较大调整和改革,除首都周围的县由中书省统辖之外,将全国划分为11个行中书省,形成省、路、州(府)、县四级制。至元元年(1264),并云阳入泾阳县,二年(1265)并泾阳入高陵县,三年(1266)分出复置泾阳县。皇庆元年(1312)直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奉元路。
明、清(1368—1911),初分全国为12个行中书省,洪武九年(1376),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,直属陕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。清实行省、府、县三级制,属陕西省西安府。
中华民国(1912—1949),民国3年(1914),省县之间设道,属陕西省关中道;17年(1928)取消道制,地方行政区划为省县两级制,直属陕西省;20年(1931),为强化反动统治,镇压革命力量,国民党设置行政督察区;28年(1939),属陕西省第十行政督察区。


1949年5月17日,本县解放,属陕西省三原分区;1950年5月起属陕西省咸阳专区;1953年1月起属陕西省渭南专区;1956年10月起直属陕西省;1958年12月与淳化、三原、高陵一起并入三原大县;1961年9月恢复泾阳县建制,属陕西省咸阳专区;1969年10月属咸阳地区;1983年10月属咸阳市至今。

行政区划

泾阳县人民政府成立后,以民国的十二个联划全县为十二个区,七十四个乡、八条街、七个镇(即城关、水乐、云阳、口镇、王桥、石桥、鲁桥)。1950年春,全县进行了土地改革,于1951年二月二十五日,在原基础上调整了行政区划,取缔了大东、千云、百谷三个区,划成了九个区,五十个乡,其名称如下:

一区:驻县城马庙巷,辖八条街。中心街、二条街、安定街、西关、东关、县前街、新街、北极宫。

二区:驻永乐镇,辖乡七。高庄乡、姚坊乡、土门乡、永乐乡、南马乡(驻地均同乡名)、崇文乡(驻宋村)、横流乡(驻邵村)。

三区:驻三渠口,辖乡五。三渠乡、武寨府乡、雪河乡、杨府乡(驻地均同乡名)、泾惠乡(驻良种站)。

四区:驻鲁桥镇,辖乡六。安吴乡、游福乡、孟店乡、鲁桥乡(驻地均同乡名)、埝口伍乡(驻观音堂)、龙泉乡(驻冯家)。

五区:驻云阳镇,辖乡五。蒋路乡、扫宋乡、张屯乡、云阳乡、公里乡(驻地均同乡名)。

六区:驻口镇,辖乡七。东山庄乡、长街乡、何家桥乡、口镇乡、南程乡、西山庄乡、寺底何乡。(驻地同乡名)

七区:驻王桥镇,辖乡九。阴郭乡、社树乡、川流乡、石桥乡、许庄乡、王桥乡、太和乡、西苗乡(驻地均同乡名)、北赵乡(驻小村)。

八区:驻牛家村,辖乡六。燕王乡、许家堡乡、柴焦乡、周家道乡、罗堡乡、第家庄乡。(驻地均同乡名)。

九区:驻柳村,辖乡五。西留乡(驻崔师村)、瀛洲乡(驻小堡子村)、寨头乡、张阁乡、太平乡(驻地均同乡名)。

1956年,鲁桥乡划归三原县,礼泉县的王家堡、高家堡、张家堡、韩家堡、仁义村被划入泾阳版图。全县划为二十个乡,即永乐、崇文、瀛洲、三渠、雪河、姚坊、城关、太平、燕王、中张、石桥、川流、王桥、兴隆、白王、云阳、扫宋、蒋路、龙泉、口镇。

1958年九月,划为九个人民公社,同年十二月,泾阳县并入三原县,原县辖区划为四个人民公社二十二个管区,名称如下:沦阳公社:驻县城,辖管区五。蒋刘管区(驻蒋刘村)、泾干管区(驻北极宫)、太平管区(驻柳村)、中张管区(驻牛家)、燕王管区(驻燕王村)。

永乐公社:驻永乐镇,辖管区六。高庄管区(驻费家底)、姚坊管区(驻花李村)、雪河管区(驻武寨府)、永乐管区(驻永乐镇)、崇文管区(驻宋村)、三渠管区(驻三渠口)。

云阳公社:驻云阳镇,辖管区六。扫宋管区(驻邓家)、云阳管区(驻云阳镇)、蒋路管区(驻蒋路村)、龙泉管区(驻毛家)、口镇管区(驻口镇)、张家屯管区(驻张家屯)。

石桥公社:驻石桥镇,辖管区五。白王管区(驻九娘庙)、兴隆管区(驻兴隆庄)、川流管区(驻川流村)、王桥管区(驻王桥镇)、石桥管区(驻石桥镇)。

1961年恢复泾阳县制,全县划分为十二个人民公社,即:三渠、永乐、崇文、瀛洲、口镇、龙泉、云阳、白王、石桥、王桥、城关、太平。继又划为二十个人民公社,二百一十一个大队,一千五百九十个生产队。

1962年,析瀛洲公社置蒋刘公社和高庄公社,蒋刘公社辖七个大队,四十个生产队,高庄公社辖九个大队,五十八个生产队。全县始为二十一个公社,其大队、生产队数未变。

1964年,城关公社改为泾干公社和城关镇,均驻北极宫。

1966年,扯销川流公社,并入石桥公社,全县成为二十个公社,一个社级镇(辖四个居委会),二百零九个生产大队,一千五百二十九个生产队。

1981年,全县划为一个镇(辖四个居委会),二十个公社,二百一十三个生产大队,一千五百九十一个生产小队,五个自然镇,七百九十七个自然村。

1982年九月,石桥镇更名桥底镇,石桥公社更名桥底公社。

1983年10月,属咸阳市人民政府。泾阳县现辖泾干、云阳、水乐、桥底、口镇、王桥6镇和龙泉、蒋路、兴隆、白王、中张、三渠、姚坊、太平、蒋刘、高庄、燕王、雪河、崇文、扫宋14乡,259个村委会,8个居民委员会。

1984年五月,层报经省政府批准,改永乐、桥底、云阳、口镇四个公社为镇建制,并泾干公社入城关镇,更城关镇为泾干镇。同时撤销原公社建制,全县划为泾干、永乐、云阳、桥底、口镇五个镇及王桥、白王、兴隆、太平、中张、扫宋、燕王、蒋路、龙泉、蒋刘、雪河、姚坊、崇文、高庄、三渠十五个乡,共八个居委会,五百三十八个村民委员会,一个自然镇,七百九十七个自然村。

1987年7月,王桥乡改为王桥镇。

1989年,辖6镇14乡,8个居民社区,321个行政村。

2005年全县总面积780平方公里,人口50万,下辖泾干、永乐、云阳、桥底、三渠、太平、中张、高庄、兴隆、白王、口镇、王桥12个乡镇和燕王、崇文、蒋路、龙泉4个乡,231个行政村。

2010年辖泾干、永乐、云阳、桥底、三渠、太平、中张、高庄、兴隆、白王、口镇、王桥、崇文13个镇和燕王、蒋路、龙泉3个乡,231个行政村。

2017年4月8日起,西咸新区正式托管咸阳市15个乡镇街道,其中泾阳县太平镇交由空港新城管理;泾阳县泾干街道、永乐镇、崇文镇、高庄镇交由泾河新城管理。

2022年10月,泾阳县辖1个街道、12个镇。泾阳县人民政府驻泾干街道中心街190号。

2023年辖13镇(街道)、213个行政村,总面积780平方公里,人口53万。因西咸新区管理体制调整,现实际管辖云阳、桥底、三渠、中张、兴隆、口镇、王桥、安吴、泾干8个镇1个街道办,148个行政村,面积606平方公里,人口42万(含共管区)。

相关文章

储水式电热水器漏电跳闸的原因是什么

2025-01-10 12:32:22

手机屏幕在阳光下一片黑?动下这里就好了

2025-01-10 12:17:32

什么?墙面潮湿掉皮了,快来这样做,轻松解决问题哦

2025-01-10 12:02:48

壁挂炉显示E1故障怎么办?别担心,跟我学,轻松解决

2025-01-10 11:48:02

卫生间渗水到隔壁房间怎么处理?这些小技巧可以帮你!

2025-01-10 11:33: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