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生产经营或生活的需要,有时借款人要对自己的财产进行抵押。一旦债务人到期不能归还欠款,那么自己提供的抵押物就会被执行。这样一来,自己的合法权益就有可能受到损害。因此,不管是提供抵押物还是作为担保人,行为人都一定要慎重考虑。
网友咨询:
什么财产都能用来抵押吗?
律师解答:
并不是所有的财产都可以进行抵押。
抵押人用来抵押的财产,是指抵押人用来抵押的物及权利。但并非所有的财产都可作为抵押权的客体。首先,该财产必须具有流通性或至少具有限制流通性,不能流通的财产不能作为抵押权的客体。其次,作为抵押权客体的财产必须是抵押权人有处分权的财产。第三,用于抵押的财产价值应大于或至少等于所担保的债权,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债权的实现。第四,作为抵押权客体的财产必须是经使用不会使其价值急剧降低的财产。
下列财产可以抵押:
1、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的土地使用权,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。
2、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的机器,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。
3、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。
4、抵押人所有的机器,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。
5、依法获准尚未建造的或者正在建造中的房屋或者其他建筑物,当事人办理了抵押物登记以后可以抵押。
6、借款人以所购自用住房作为贷款抵押物的,必须将住房价值全额用于贷款抵押。
律师补充:
下列财产不得抵押:
1、土地所有权;
2、宅基地、自留地、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,但是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;
3、学校、幼儿园、医疗机构等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法人的教育设施、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公益设施;
4、所有权、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;
5、依法被查封、扣押、监管的财产;
6、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。
【法律法规】
《民法典》第三百九十九条
下列财产不得抵押:
(一)土地所有权;
(二)宅基地、自留地、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,但是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;
(三)学校、幼儿园、医疗机构等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法人的教育设施、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公益设施;
(四)所有权、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;
(五)依法被查封、扣押、监管的财产;
(六)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。